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语文课件PPT相关推荐
一、作者简介
王昌龄(698-757),唐代著名诗人,字少伯,河东晋阳(今山西太原)人。早年曾隐居于长安,后应试不第,遂漫游各地。开元二十三年(735年),考中进士,授秘书省校书郎。后因直言得罪权贵,被贬为龙标尉。天宝十一年(752年),安史之乱爆发,王昌龄奉命赴灵武,途中遇害。
二、背景介绍
《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》这首诗作于天宝十一年(752年),当时王昌龄因直言得罪权贵,被贬为龙标尉。蓝关是唐代关中通往蜀地的重要关隘,位于今陕西省蓝田县境内。
三、诗歌赏析
**1. 首联:
秦岭萧关外, 思亲欲断魂。
首联描绘了诗人被贬途中经过秦岭萧关时的凄凉景象。萧关是秦岭山脉中的重要关隘,地势险要,易守难攻。诗人经过萧关时,不禁触景生情,思念起远方的亲人,以至于悲痛欲绝,魂不守舍。
**2. 颔联:
关塞极天北, 风云万里昏。
颔联写出了诗人被贬之地的荒凉和偏远。关塞高耸入云,仿佛到了天尽头。万里风云昏暗迷蒙,更增添了诗人的孤寂和落寞之情。
**3. 颈联:
孰知不向边, 岁暮独归村。
颈联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遭遇的感慨。他原本以为自己不会被贬到边塞,却没想到在岁暮之时,独自一人返回故乡。诗人用“独归村”三个字,写出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凄凉。
**4. 尾联:
莫愁前路险, 长驱自到家。
尾联表达了诗人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。虽然前路艰险,但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克服困难,回到家乡。诗人以“长驱自到家”这一句,表现出自己不畏艰险、勇往直前的决心。
四、思想意义
《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被贬途中思念亲人、感慨遭遇、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。诗中既有对现实的无奈和悲愤,也有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。这首诗体现了王昌龄高尚的人格和坚韧不拔的精神,激励着后人面对逆境时要保持乐观和坚强。
五、课件制作
本课件采用PPT制作,内容包括作者简介、背景介绍、诗歌赏析、思想意义等方面。课件设计精美,图文并茂,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欣赏这首诗。
语文课件免费模板